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第六週大事記


國內大事文林苑事件/學生觀點:三方小錯造成悲劇
作者/張志祺(成大都市計畫學系大三學生)

文林苑王家雖已拆除,但網路上的討論卻持續延燒。一篇由成大都市計劃學系大三學生張志祺所撰寫的文章「關於王家都更案」,因為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理性分析文林苑事件,一天之內已經轉載超過13,000次,更引發正反意見在臉書上交鋒。Yahoo!奇摩新聞在獲得本人授權的情況下,轉載這篇文章。

以下是全文:

前言

或許不該在這時候貼出這樣的文章,但是身為一個都市計劃學系的大三學生。我很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我想理性地跟大家分享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想藉由這件事情喚起大家對都市公共事務的積極面。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成三個部分:

一、都市更新到底是什麼?

我想先簡單解釋都市更新的意義為何,好讓大家在這樣的基礎知識下能夠更清楚王家事件的全貌。

二、王家事件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在這之中,我會透過民眾、建商、政府他們三者各自的立場去看這件事情,然後釐清他們犯的錯誤。  我得說,這件事情真的沒有絕對性的誰對誰錯,而是由三者的小錯所累積成的悲劇。

三、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我們又該做什麼?

這邊或許是我的主觀論調,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好讓這些事情不再重演。

或許這整篇文章會跟大家之前接收到的訊息有些不同,但我希望大家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都可以保持理性,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點。而讓整件事情的討論,對我們所關心的未來更有建設性。

那麼,我要開始了。

-----------------

一、都市更新到底是什麼?

從法規面的都市更新條例來看的話,都市更新係指在都市計畫範圍內,實施重建、整建或維護的措施。重建,是指整個拆除,全部翻新(也就是這次的王家事件所用的)整建,是指修建或改善,算是小幅度的重建維護,則是俗話說的拉皮(古蹟常用)

那為什麼要都市更新呢?都市更新絕對不是一個為了炒地皮才跑出來的名詞,而是為了全體都市居民的公共利益才產生的。當都市發展到了一定的年期,過去的建物開始老舊破敗,而為了都市能夠保持著緊湊發展的特性,都市計畫提出了"填入式發展"的概念。

"填入式發展"就是將已經不堪使用的建物重新改善,是個能減少都市蔓延,回應永續生態的觀念。而都市更新,就是這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人會質疑都市更新的公益性到底在哪裡?

公益性本來就是個模糊、難以定義的事情,在這裡我簡單提及幾個:

1.市容的改善、2.人行空間的改善、3.停車空間的增加、4.綠地開放空間的增加、5.對於都市防災性的提升、6.減少都市蔓延所需要花費的基盤設施成本。

對於都市計畫來說,都市更新最重要的就是後面兩項。而這也是為什麼建商可以說自己的建案是符合公益性的主要原因或許大家看不到,但對於一個都市來說,這真的是最關鍵的重點之一。

由於都市更新的實施非常複雜,在這說明大家可能會完全搞不懂,所以我想把這過程簡化一下:

簡單來說,都市更新的實施就像是一個遊戲一樣。是民眾、政府、建商三者的遊戲,三者的心理賽局,三者都有自已要從中得利的需求。政府透過增加的容積,來吸引建商加入,幫忙民眾改建。

如此一來,民眾可以得到新的房子或更多金錢、建商可以賺到錢來養活底下的員工、政府也可以有更好的市容跟更多的開放空間回饋給民眾。理想中的都市更新,是個三贏的美好局面。

但是為什麼會發生今天這樣的局面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二、王家事件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我相信會點進來讀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對王家事件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大概可以簡化成這樣:

建商劃定了都市更新地區,而裏面包含了王家-->王家不想被都市更新,因為他們的房子還很新而且很有感情

-->建商協調了兩年仍然不成,最後決定請政府出面-->政府強制執行,將王家全部打掉,也爆發了這次衝突

我想要表示的是,在這場都更遊戲中,三方都是失敗者,沒有真正的贏家。

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三方到底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才會導致這樣的悲劇,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去關心的,也是我們真正要檢討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暫時放下自己的價值,從整體的觀點來檢視三方的錯誤。

--

王家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這邊其實還有很多的模糊空間,畢竟現在整個事情也只看得到王家單方的說詞。

但他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在一開始的消極處理。

「都更釘子戶」背後的關鍵奧秘 5分鐘包您看懂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案懶人包

在這篇文章中提到,"您以為禮貌說個「謝謝,不參加」就沒事了嗎?...2007年5月1日都市更新事業概要核准,2009年6月16日事業計畫核定。這兩年間,王家連一次公聽會、審議都沒參加"

看起來真的沒錯,建商超級混蛋怎麼可以這樣亂搞!!

但我得說,這樣的冷處理,真的不可能使這件事情變成沒事...或許有點無情,但這卻是事實。前面提到,都市更新是個遊戲,而他的遊戲規則就是一條一條死板的法條。

口頭上的拒絕不代表法理上的拒絕,要拒絕這樣的一切,你就得參加公聽會、審議。不然就是放棄了自己表達意見的權力。這樣講或許還是有點難以理解,或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例子來解釋投票時,會分成贊成、反對還有廢票(無效票)。

現在的狀況就是贊成票在公聽會和審議時達到了100%,而反對票0%。因為王家根本沒有出席,他們放棄了自己表達反對的權力。

如果王家在一開始積極地參與公聽會,強烈表達自己不願劃設的立場,那就會讓贊成票變成95%,反對票5%。你會說這沒有用,還不是過了,一樣是恐怖的多數暴力。

但不要小看這小小的5%反對票,根據都市更新條例的第二十二條規定,在正式的公聽會跟審議之中,他就是有著逼迫建商修改方案,跟正式面對王家意見的力量。

但是很可惜的,王家自己放棄了這個權力。當他發現的時候,早就已經身在都市更新的遊戲中,無法退出。只能依循著遊戲規則繼續玩下去。

而重點是,接下來的遊戲選項中,沒有退出、也沒有我要我的舊家這兩個選項。只剩下新房子跟金錢這兩個選項...

就是這樣一開始的消極態度使得王家在後來任何的抗議行為,在法律之前都沒有任何的立足點了。我們真的應該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表達我們的意見,不然就會讓這樣的悲劇繼續發生。

--

接下來,建商又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他們最大的錯誤,也是導致這次他們危機的關鍵點就是「預售」這個行為。

你會說,這就叫做貪財!想賺錢想瘋了才會這樣。但如果你現在站在建商的角度,你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在這邊我想先簡單解釋一下幾個法條,讓大家更能進入建商們的思考:

都市更新條例規定,當你已經取得10%的人的同意時,就可以開始籌備公展所需的設計資料,用以博取更多所有權人的同意。

如果已經取得了2/3的私有地權人同意、2/3私有合法建物人同意、3/4私有土地面積所有人同意、3/4建物總樓地板面積所有人同意後你就可以開始進行都市更新,之後進入主管機關審議了

很繁複,對吧?而且這還是簡化過的這代表著法律對私有權人的保障,一定要達到一大堆條件之後才能繼續,同時回應多數決民主制度的意義。

所以當建商一開始協商完除了王家以外的所有人的時候,建商其實已經具有了進行都市更新的合法依據。

是可以不管王家,早早就把他們家拆掉的。因為你們在公聽會不出席,你不表達意見,就代表你要參加這個遊戲,你參加這個遊戲,就代表我們要依據遊戲規則玩下去。

我可以開始設計了,我也可以開始賣,因為我已經具備了我的合法性。剩下的只是跟你協商,看你到底開價多少才願意給我站在建商的角度,確定法律依據上沒問題之後,早點設計早點賣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這邊你會說建商真的很混蛋,怎麼可以只看錢來辦事情。而且還忽略了少數人的意見。

沒錯,但現實就是金錢是我們唯一的交易媒介、多數決是我們最主流的價值觀。如果沒了金錢、沒了多數決,我們還能怎麼辦?而建商就是剛好遇上了對金錢沒有任何慾望的少數分子-王家。

他們,該怎麼辦?

建商一定知道王家開價兩億就是要他們知難而退,叫他們不要來煩他們。"我只要我家!!!"這五個大字非常清楚的浮現在他們的協商開價單上這在一開始公聽會跟審議時或許還有讓建商退一步的理由,但在這時候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因為這個選項在你進入這個都更遊戲時就已經不復存在。所以開始了一點交集都沒有協商過程。在這兩年中,建商其實是可以直接請台北市政府"依法"強制執行的。但是他們沒有,從這點中,還是可以看出建商釋出的善意與誠意。但最後就是預售這件事情把他們逼急了。

預售讓他們沒有修改設計的可能性(最近一直最轉貼的台南西門路案例)面對著38戶搬出去的住戶壓力,還有已經預售出去的合約問題,他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是100%的破產。如果你是建商你會怎麼樣?

沒有任何建商願意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但是當這事情已經不是純粹的利益問題,而是他們是否能繼續生存的問題時,他們只好搬出了都市更新條例第36條的規定,因特殊因素最多只能沿一年半,時間已經到了。接下來,要請政府執法了。

--

而政府又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政府會怎麼解讀這件事情?

我始終相信政府是公平的,絕不是偏袒任何一方的。在這整個事件中,王家從一開始的消極處理時,就已經喪失了在法理上抗衡的依據而建商除了一開始不顧王家的"口頭拒絕"這項情理上的因素外,在法理上幾乎佔著絕對優勢。

政府是執法者如果連政府都不尊重自己訂定的法律,這樣的政府又要如何使人信服?惡法亦法在修正前就是得執行,於是,他們只能選擇執行法律。

而政府是這次三者中最慘的一個,他們承受了最多的攻擊他們唯一犯的錯是在表態的層面,沒有把事情的原委好好交代清楚,所以看似偏袒建商(或許也是媒體的問題?)

但站在法律的角度檢視,他們其實也只是依法行政而已...不要說法律是他們訂的,當然是他們的錯。執法,跟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有更了解了事情的全貌了?

簡單來說,我認為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是這次事件的關鍵
王家一開始放棄了透過法定程序表達意見的權利,一開始的消極參與,使得後來一切的積極努力都注定付諸流水。

建商為了確保現金流而開始預售的動作,完全抹煞了變更設計的可能性。

政府的執法更是將自己的名望全部掃地。這場都市更新沒有任何一方獲得真正的利益,三者,皆是這場遊戲的輸家。

---------------------

三、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我們又該做什麼?

或許這樣的事情還會一再反覆上演,同樣的事情一定會再次發生。

但我認為這絕不會是圓型的無限循環,而是螺旋型的我們會在一再上演的問題中,越鑽越深,然後找到這事件的核心。到那時,我們才能清楚地看見事情的全貌,也能找出改善的方法。

這樣的一個劇烈的刺激,應該要激起我們對公共事務,以及自身權益的關心,我們不該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表達意見的場合全體積極性地參與才能踏實地解決這些公共社會議題。
以下是我覺得我們從這次中可以學習到的事情:

如果你家被劃進了都市更新範圍,而新房子跟金錢都不是你要的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積極地參與公聽會表達自身的意見。

讓你家在一開始,就可以被排除在都市更新範圍外。絕不是什麼「今日拆王家,明日拆你家」,這是不會發生的。

我們該透過這件事情,使立法委員們正視問題,結合各項領域的專業,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重新修改法條。法條應更加落實民眾參與,民眾意見的陳述;徵收條款的條件也需更加嚴格謹慎,畢竟是侵害民眾權益的行為。

我們都應該更關心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法律,法律會保護知法者,別讓法律只成了知法者的武器。

--------------------

謝謝大家看完,站在一個都市計劃學系學生的立場,我真的很不希望土地徵收、都市更新,都落得這樣難堪的汙名。這麼多為了大眾思考的事情,反而成了大眾質疑的問題再多來幾個,真的會澆熄我們對都市計畫的熱情。

----10:10新增

我覺得整件事情架在一個資訊不對等的狀態下,建商跟政府都很清楚法律,但是王家人不知道。這到底該如何起手阿?法律的宣導不足,導致大家都不了解都市更新。我們到底該站在被動的立場,還是該用主動的態度去了解法規?其實我真的不懂哪個才是真理。

但這次給我們的教訓的確就是->我們得積極地了解法規,讓我們也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這些條例「一定」有重新檢討的必要性。現況的都市更新的確落入了利益的操弄我們身為專業的規劃者,該怎麼與立法者配合,重新制定法規我想是這次的關鍵議題。

宣傳不夠,就要加以宣導法律有誤,就要修正。立法者得認清自己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改善方法才行阿...這次的傷痛一定要讓都市更新的制度往前進步才行。如果之後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那對於這些立法者,就沒有同情的必要了

----------------

或許這篇文章也還有很多缺陷,因為我也還在這條漫長的學習之旅不斷努力但我們都應該好好問問自己,你真的了解都市更新了嗎?

在網路上看懶人包,再按個讚分享出去,就能改變,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嗎?我們都有需要改進的空間,都市是你我的,我們需要一起努力,一起關心這個城市,才能讓他變得更好。

期許我們能更好,加油!附上判決文連結給大家參考:

http://pnn.pts.org.tw/main/wp-content/uploads/2011/07/%E5%88%A4%E6%B1%BA%E6%9B%B8.pdf

-----------------03/30更新
我想在文末附上幾個我覺得寫得很好的觀點:
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48518622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6995948.shtml

希望大家都能看一下,因為我們要從中學到的還有很多我是一個還不夠專業、也不夠成熟的學生對於大家的批評我都抱著非常虛心的態度接受。

對於王家事件,我得說我第一時間對整件事情是感到很憤怒的。
我甚至對於我的所學感到疑惑->難道我未來就是要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嗎?
身為一個正在邁向專業者的學生,沒有比任何事情比直接將你的目標,你的專業貶得一文不值來得傷心了

我從沒忘記我們都市計畫是要為人民服務,為了人們而規劃
或許我現在還被蒙蔽在課本與學術限制中的象牙塔中
但我還是希望我能從這件事情中,學到更多讓我都能對未來(不管是現實的殘酷、還是該如何進步)都能更加瞭解

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出更多比我專業的討論
以一個不成熟的文章,竟然能做到這麼多事情,真的讓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謝謝大家的意見,我真的很開心能在短時間學到這麼多東西:)

感想: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除了讓我對這位學生感到佩服之外,我覺得他的觀點中立,很多人會因為藍綠而為了反對而反對,王家是否有收到通知信我認為是關鍵,但收到信後也不能只用口頭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必須依法來申請。而建商也是逼不得已的,我認為政府變成了建商的打手,其實政府也是依法行政,但我認為手段太過於激烈了,如果能好好的理性溝通的話,或許事情就不會演變成今天這個地步了,這件事,事情的始末我們旁觀者沒有一個人事完全了解的,或許是王家人覺得建商給的條件無法接受?這些事都是我們不能確定的,經過了這件事,我們不應該只知道要撻伐政府或者更厭惡某些黨派,我們應該要在能捍衛自己的權力時勇敢且堅持的站出,而政府也應該要適度的調整一些法令及處理的流程。





國外大事北韓執意發射火箭 美國取消糧食援助NOWnews2012年3月29日 下午3:49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北韓預計4月透過火箭發射光明星三號衛星升空,針對北韓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發射火箭,美國表示將暫停對北韓的糧食援助。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北韓已經開始為火箭添加燃料,大約在下月1日至16日期間發射升空。
儘管北韓聲稱發射衛星並非軍事用途,但是西方國家認為發射衛星只是幌子,真正動機為測試長程彈道飛彈。美國方面表示,如果北韓發射衛星,美國將視同試射飛彈。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拉沃伊表示,「北韓發射衛星顯示他們無意履行國際責任,因此美國被迫中止向北韓提供糧食援助。」此外,他還擔心火箭碎片可能掉落菲律賓和印尼等國,造成人員傷亡。


感想:我覺得北韓做事情總是太衝動,雖然他們很想要展示他們的軍事有多威猛,但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以前那種以武力為主的世界了,反過來說,我也覺得有時候美國很霸道,不管是在阿拉伯世界也好還有北韓等國家,好聽的說是為了維持世界的和平,但要說他們對自己一點私心都沒有,我想是不太可能的。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課堂筆記-2012-3-19

課堂分享:韓美經濟效應生效
人民代表大會一年一次
全國政協






●改變規則:衡估變化,改變變化
2.政治規則的來源
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B:立法機構和行政部門的決定(法令)
C:習慣與傳統(非正式的)
3.政治規則的變動
政治賽局的類型
A:零和賽局(ZERO-SUM-GAME):勝者所得敗者所失
B:非零和賽局(NONZERO-SUM-GAME)
甲:贏家多於輸家為『正面的』賽局
乙:輸家多於贏家為『負面的』賽局
【二】政治是一個系統(有一整套成分、要素所構成,相互依賴作用)
1.政治系統包含哪些成分或要素?經濟、文化體統?
2.政治過程和社會其他部分相關聯,而成為另一體系(資源權利的分配)
A:輸入項(INPUT):需求、支持
B:政治體系、政府(權威性決策者)
C:輸出項(OUTPUT):法律、政策
D:反饋過程

課堂筆記2012-03-26

課堂分享
翁山蘇姬4/1,緬甸軍政府
1989年時自由選舉,選PM總理→(軍政府)→2012
中華民國於民國38年戒嚴,當時為軍事統治
民國76年解嚴,開放組黨解除報禁、新聞言論、集會結社自由
1992年中央民代表改選(國大、立委、監委)
1996年,總統直選
1989年,中國,緬甸,東歐
1990年,三月學運





●民主原則
1.尊重保障基本人權
2.多黨競爭、選舉
3.國民主體
4.責任政治(戒期改選)
三.政治的定義
政治:一個過程,做為一個體系,有系列
規則活動,透過政府機構,來決定誰得到社會利益,和誰付出社會代價。
>>>政治多發生在政府內,涉及權利的使用。
四.政治的功能
1.維護社會秩序:霍布斯(社會性和合作性)
2.追求美好生活:亞里斯多德『政治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
3.決定誰得到什麼(人不分善惡或利益分配)
>>>伊斯頓,政治是權威性的價值分配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第五週大事記

國內大事

扮醜躲霸凌 少女把自己扯成禿頭

作者: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2012年3月25日 上午3:0


一名國一少女,長相清秀甜美,因不理會男同學示好,卻遭霸凌;少女天真以為變醜就沒事,拚命扯頭髮,頭皮竟禿了一大塊。
台北榮民總醫院社工師溫信學在學童健康研討會上發表此一案例,少女是由精神科醫師轉介來的輔導個案。
這名少女不知如何處理男生告白,只好相應不理,沒想到對方惱羞成怒,言語騷擾、肢體碰觸、故意拉她頭髮,少女很害怕,又無傾訴對象,就亂扯自己頭髮、想要變醜。因家長工作忙碌,也沒發現孩子異常,直到頭皮外露,才被老師發現,通知家長帶少女就醫。
此外,還有一名國小六年級的男童,身高一百四十多公分,某次練習合唱時,遭班上兩名一百六十公分女同學強摸屁股,男童感覺不舒服,制止對方無效,後來舉手向老師說:「她們摸我屁股!」欺負人的女同學覺得下不了台,也當場大哭。
據兒福聯盟調查指出,台灣約六成國小學童曾被霸凌,其中一成孩子,處於經常、甚至每天都被同學欺負狀態。
研究也指出,國內每五名國中生,就至少有一人曾被霸凌,包括亂取綽號、嘲笑諷刺、故意排擠、肢體攻擊,皆是常見的校園霸凌;尤其網路流行,電子郵件、簡訊傳送威脅或辱罵字眼屢見不鮮,網路已成為新霸凌工具。
如何避免遭霸凌?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良好親子互動關係很重要」,建議家長陪孩子上網,分享心情,一旦發現孩子學業成績突然退步,逃避上學,不想參加戶外活動,成天無精打采、提不起勁,就需留意。

感想:現在的小孩越來越可怕,不僅在學校會霸凌同學,竟然也會利用網路,我認為這不僅僅是小朋友的心理有了問題,父母親的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可能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或獨身女,父母及長輩都會非常溺愛,所以導致偏差,這個社會已經病了,我認為應該要好好反思這個問題,不要再讓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了。


國外大事

動物死屍遍地 福島農民吶喊-中央社2012年3月25日(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特稿)


        松村直登是目前唯一不顧政府避難指令,死守在福島警戒區內的居民。3月中旬,他接受外國媒體訪問吶喊道:「我會在福島一直待到死,日本媒體完全不報導,請外國媒體幫幫我們」。
         52歲的松村是福島核災警戒區20公里內富岡町的農民,現在整個城裡只有他一個居民,他住在沒有水沒有電的家中,陪伴他的只有僅存的家禽、家畜和被丟棄在附近的貓和狗。
他把自己在富岡町拍攝的照片拿給媒體,裡面盡是被丟棄後餓死的家禽、家畜和寵物,有的看門狗因被拴住而活活餓死,有的牛隻馬匹死時已瘦骨嶙峋,畫面慘不忍睹。
         部分警戒區內的牛隻,政府在養牛人家同意下已經施以安樂死。根據福島縣的統計,核災事故前在警戒區內約有3500頭牛,已經施以安樂死的約460頭,在牛舍內餓死、病死的約1000多頭,捕獲的約700頭,剩下的700至800頭已經野生化。
        松村說,從去年311到現在,富岡町一點也沒有改變,仍然像個死城,政府什麼也沒有做,任憑動物們在警戒區內餓死,實在太可憐。
        現在松村靠著蠟燭和井水、罐頭維生,他每天照顧動物們花掉大半的時間,整個富岡町只有他一個人,過著原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為了餵食富岡町內這些家畜和寵物,松村經常到警戒區外購買餌食,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故事,主動捐送白米和食物給他。
被問到會不顧政府禁令,死守在警戒區到什麼時候,松村毫不猶豫地回答:「待到我死為止。」
        松村說,「我愛我生長的富岡町,所以絕對不會選擇逃避」,他大罵東京電力無血無淚,希望東電趕快消失,也吶喊:「請大家放棄核能,請大家救救富岡町,救救可憐的動物們」。
       他對著記者說,「我再活也不過10年、20年,但是我希望利用有生之年能改變些什麼,不然富岡町絕對無法重建,日本媒體完全都不報導,希望外國媒體救救我們,我現在不擇手段,只要能讓世界知道富岡町的現狀,我什麼都做」。
他說,這樣也許能拯救富岡町。
       松村說,我愛自己生長的家鄉,所以絕對不逃跑,不管怎樣都要重整家園,我相信只要世界上有人支持,一定有一天可以如願,在那之前,我會死守在富岡町照顧可憐的動物們。

感想:看了這篇文章我很難過,這些動物其實都是最無辜的,不僅被活活得餓死,還被丟棄,日本的政府不應該這樣放任福島不管,應該得組成研究小組來想出好的對策,以減少核災帶來的後遺症,而政府卻沒有做好事後的檢討和重整,我認為是非常值得檢討的。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第四週大事記

國內大事
荷蘭公開賽 楊淑君踢下金牌-中央社記者李宇政

        前往歐洲以賽代訓的中華跆拳道隊今天傳來佳音,女將楊淑君在荷蘭公開賽踢下金牌;而她的量級有幾名其他國家的奧運選手參加,楊淑君更藉此機會觀察敵情,收穫不少。

        中華跆拳道隊上週前往歐洲,規劃進行1個月移地訓練,兩名奧運國手楊淑君、魏辰洋希望藉此增加實戰經驗,多跟不同風格的選手對戰,以免在倫敦奧運措手不及。
        隨隊的教練劉聰達表示,荷蘭公開賽楊淑君總共踢了5場,前面3場輕鬆過關,但沒想到後面2場都是逆轉勝,有點嚇到。

          劉聰達也指出,楊淑君參加女子49公斤級,該量級來了不少其他國家的奧運選手,其實不好踢;另外,魏辰洋則在8強止步。

結束荷蘭之行後,中華隊將參加西班牙公開賽,而昨天剛成為奧運國手的曾櫟騁,也將飛往歐洲跟代表隊會合。


感想:我認為林書豪不算是真正的台灣之光,台灣的媒體總是在自己臉上貼金,而忽視了真的在台灣土生土長,真的在為台灣爭光的一些選手,對我來說,楊淑君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國外大事

密件曝光 賓拉登謀刺歐巴馬-中國時報【劉屏╱華盛頓十七日電】

     
        美國特種部隊從恐怖組織「基地」首腦賓拉登藏身處找到的資料顯示,他曾下令謀刺美國總統歐巴馬、駐阿富汗美軍指揮官裴卓斯(David H. Petraeus)上將,還打算在去年「九一一」十周年再幹一起大規模恐怖活動。

        賓拉登是二○○一年「九一一」恐怖事件的首謀,去年五月二日被美軍特種部隊「海豹」擊斃。《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納修斯(David Ignatius)撰文指出,從賓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查獲的文件,清楚說明賓拉登希望攻擊美國總統座機「空軍一號」致歐巴馬於死地。
         伊格納修斯在文中表示,他從政府高層官員處獨家目睹這些文件,係以阿拉伯文寫就。他表示,這些文件很快就會解密,原文連同翻譯將一併公諸大眾。

       根據賓拉登的構想,歐巴馬一死,副總統拜登將繼任,但「拜登完全未準備繼任總統,因此美國將陷入危機」。至於謀刺裴卓斯,因為他是風雲人物(現已是中央情報局長),除去斐卓斯可以改變阿富汗戰爭的方向。

       賓拉登屬意由巴基斯坦恐怖份子伊利阿斯.喀什密瑞(Ilyas Kashmiri)執行此一計謀。他交代手下,「請兄弟伊利阿斯擬定具體執行方案」。不過賓拉登被擊殺後一個月,喀什密瑞被美國的無人飛機炸死。

        伊格納修斯表示,美國官員認為,賓拉登這個計畫從來不曾真正構成威脅,因為恐怖組織沒有能力攻擊「空軍一號」,但這說明賓拉登即使只能蟄伏之際,仍企圖對美國發動另一場駭人的恐怖攻擊。而且賓拉登要求屬下,這項行動不是在回教國家進行,而是「盡一切努力在美國境內進行」。

       文件還顯示,賓拉登後來與副手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出現尖銳歧見,因為他總想再在美國境內發動恐怖攻擊,可是札瓦希里主張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伺機攻擊美軍,因為較容易進行。
        
       文件顯示,賓拉登一直想在去年九月十一日(即九一一的十周年)發動一次大規模恐怖行動,甚至還想好了如何在事成後向媒體張揚。按照賓拉登的幕僚規畫,賓拉登將製作演說錄影帶,分送ABC、NBC、CBS、CNN、公共電視、美國之音等媒體。


感想:我認為賓拉登去逝了或許不是壞事,若他的這些計畫實現的話,我想一定會造成很大的悲劇,但其實我覺得他是一個滿有頭腦的政客,或許也是因為他所在的時代與處境吧,如果能在好地方上發揮才能,他可定能成為一個很偉大的人物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課堂筆記2012-03-12

政治的模式:
(一)政治一種競賽遊戲
理由:遊戲進行的要素
(A)參賽者:尋求個人或團體的利益
(B)資源:金錢、地位、說服的才能
(C)策略適用
(D)遊戲規則:具體表明競賽的結果;遊戲結束會有個贏家
(E)什麼是贏?終局
(F)參加者充當什麼角色或位置?能力角色
(G)各個參賽者有哪些權力、責任、約束?
(H)誰能參賽?
(I)懲罰
(J)改變規則




老師其餘講課內容:

●台灣核廢料源要放於馬賽爾群島,後來被拒絕而轉於蘭嶼
●劉憶如與宇昌案(有圖利自己利益的嫌疑)
●賄選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有記載詳細內容
●人民的需求及期待就是政府該做的事:以我的觀點來說,我認為基本的吃飽穿暖和生命的安全保障是重要的
●下週要討論的問題:
(a)電力來源為何?
(b)台電儲備電力比例?
(c)我國核電使用比例?
(d)如立即停用核電,影響為何?

課堂筆記2012-03-05

(二)共同特質:1.人類的行為2.團體的公共事務3.涉及到資源與權力的分配
(三)負面的政治現象:貪污收賄(德國前總統)、賄選、獨裁專制、種族隔離與歧視、政黨相互傾榨、內線交易(政黨利益大於人民利益)
為什麼貪污收賄、賄選不好?因為違反了選舉的規則
(四)孫中山:政治是眾人之事
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的著作:「政治:誰能得到什麼,何時得到及如何得到」→人們是有需求有期待的,可是資源是有限的,付出代價
(五)如何減少負面腐敗的政治運作,並繼續永續生存→政治是社會的基本特徵之ㄧ
政治的模式:
(一)政治是一主種競賽遊戲
理由:遊戲進行的要素

第三週大事記

國內大事

瘦肉精害睪丸變小 嚴重傷害腦部-2012/03/11  CTS  宋燕旻 戴榮賢 陳岳威 報導    


含有瘦肉精的美牛,真的不傷身嗎?根據歐盟研究報告,食用高劑量的雄老鼠,出現了睪丸變小的現象,影響生殖能力,甚至嚴重還會影響幼鼠的腦部。雖然研究在人體上沒有出現相同結果,不過國內專家認為,應該要先確定瘦肉精不會影響人體安全,再討論是否要進一步開瘦肉精美牛。

  量販店的牛肉專區,就是都沒人,就連標榜不吃飼料、純天然吃草的紐澳牛肉,也是剩下小貓兩三隻。因為,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牛,很有可能會傷害到生殖系統,這份就是歐盟2009年,提出的研究觀察發現,連續食用三個月,高劑量萊克多巴胺的老鼠,包括在子宮、肝臟、睪丸、脾臟,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睪丸,明顯縮小了,就是影響生殖能力精子。

  雖然,這樣的研究在人體上,並沒有出現相同的結果。而且以劑量來看,老鼠每天吃每公斤13.4毫克的萊克多巴胺,相當於人類每天得吃1萬多倍,以量來看也不可能。不過專家還是堅持,我國應該比照歐盟,向美方爭取一兩年研究時間,確定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沒問題,再來討論美牛,是不是要進入台灣人的口中。


感想:我也認為我們應該效法歐盟國家,向美方爭取時間來做一些實驗,現在的正副作我非成不能認同,除了好像是為了要趕TIFA合約外,如此莽撞及不負責的態度很不可取,將來若有一天國人真的得了什麼病的話,請問將該誰來負責?我想在通過案子之前,應該要有預防及防災的措施才對。


國外大事

不讓鬚眉 菲國花木蘭日增-2012/03/11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1日專電)3月是國際婦女月,菲律賓軍方讚揚說,目前愈來愈多女性加入軍隊,服務國家與人民,她們的表現也絲毫不輸給男性同袍。

     菲律賓參謀總長德羅沙(Dennis Dellosa)今天向媒體表示,陽剛的菲律賓國軍近年來融入不少柔性力量,她們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和男性官兵一同執行內部安全以及救災任務。
德羅沙說,為數12萬5000人的菲律賓國軍中,現有1054名女性軍官和2905名女兵,擔任包括空軍戰鬥飛行員在內等職務,她們和軍中男性同袍享有同樣的權益和升遷機會。

    體認到女性的潛力,菲律賓國軍於1993年對女性敞開大門,德羅沙指出,近20年來,女性官兵在戰鬥表現上不讓鬚眉,執勤時也能克服各種艱難環境,女軍校生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
為慶祝婦女月,菲律賓國軍本月將由女性成員主持全國植樹活動,並舉辦座談會,進一步提升女性意識及對氣候改變議題的關注。

      德羅沙補充說,軍方現也積極推動相關措施,保護女性成員遠離性騷擾及暴力。
菲律賓第1位女性將級軍官是華人媳婦巴拉布里卡.吳(Ramona Palabrica-Go)准將,目前主管人事行政業務。

       1982年從軍的巴拉布里卡說,女性在軍中是1股微妙的能量,她們帶來了不同,也讓整個組織更為完整。1010311。

感想:現在的女性因男女平等的提倡以及教育的普及,使得女性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以前總以為菲律賓還是有點落後的國家,但我認為他們不管在思想或改革都有有慢慢的進步,女性意識抬頭,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